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鋅(Zinc)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,參與超過 300 種酵素的作用,對於細胞生長、免疫功能、傷口癒合、味覺與嗅覺、蛋白質與 DNA 合成,以及神經發育都有關鍵影響。
目錄
1 歲以下的寶寶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,鋅的攝取是否充足,會直接影響其健康與發展。以下是鋅對寶寶的五大關鍵功能:
鋅是細胞分裂、蛋白質合成及骨骼發育的必需元素,研究顯示,鋅不足可能導致寶寶身高與體重增長遲緩,甚至影響腦部發育。確保足夠的鋅攝取有助於寶寶健康成長。
鋅在白血球生成與功能調節中扮演重要角色,幫助寶寶抵抗病毒與細菌感染。鋅缺乏的寶寶可能更容易反覆感冒或腹瀉,影響整體健康。經研究指出,鋅補充可作為急性腹瀉的輔助治療,縮短病程並降低復發風險。
鋅促進腸道細胞修復,強化腸道屏障功能,降低腹瀉風險。對於消化系統尚未成熟的寶寶,鋅是維持腸胃健康的重要營養素。
鋅影響味蕾發育與味覺靈敏度,缺乏鋅可能導致寶寶食慾下降或味覺遲鈍,進而影響營養攝取。充足的鋅有助於寶寶保持良好的食慾。
鋅參與腦部神經傳導與突觸形成,對寶寶的學習、記憶及情緒穩定至關重要。研究表明,鋅缺乏可能影響注意力與認知功能,對寶寶的早期發展不利。
為確保寶寶獲得足夠鋅,家長需了解鋅的來源及攝取建議。
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來源,母乳中的鋅生物可利用率高,其中的鋅含量會隨著哺乳時間變化。初乳中鋅濃度較高,約為 4-9 mg/L,能滿足新生兒早期的需求。但隨著泌乳進程,母乳中的鋅濃度逐漸下降,約在 1-2 週後降至 2-4 mg/L,之後穩定在 1-2 mg/L,至 9 個月後低於 1 mg/L。研究顯示,早產兒母乳中的鋅濃度可能高於足月兒母乳,這可能是母體為了彌補早產嬰兒的營養需求所作的適應。然而,即便如此,許多早產兒仍可能無法獲取足夠的鋅,可能需要額外補充。
6個月後,寶寶對鋅的需求增加,母乳或配方奶可能無法完全滿足。此時,引入富含鋅的副食品至關重要。以下是一些富含鋅的食物:
食物類型 |
| 食物範例 | 鋅含量(每100g) |
動物性食物 | 紅肉類 | (牛肉、豬肉、羊肉) | 約4-7 mg |
家禽類 | (雞肉、火雞肉) | 約2-3 mg | |
海鮮類 | (魚類、牡蠣、蝦) | 約16-182 mg | |
蛋黃 | 約4 mg | ||
植物性食物 | 豆類 | (扁豆、鷹嘴豆) | 約1-2 mg |
全穀類 | (糙米、燕麥、小麥胚芽) | 約2-3 mg | |
堅果與種子 | (南瓜子、芝麻、腰果) | 約7-10 mg |
動物性食物的鋅吸收率較高,適合寶寶消化系統尚未成熟的階段。植物性食物雖含鋅,但因含有植酸(phytates)可能抑制吸收,需適當搭配。
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第八版,0-1歲嬰兒的鋅建議攝取量為每日5毫克(mg)。
年齡 | 攝取量 |
0~6個月 | 5毫克。 |
7-12個月 | 5毫克。 |
1-3歲 | 5毫克。 |
4-6歲 | 5毫克。 |
7-9歲 | 8毫克。 |
10-12歲 | 10毫克。 |
13-15歲 | 15(男)12毫克(女) |
16-18歲 | 15(男)12毫克(女) |
18歲以上 | 15(男)12毫克(女) |
一般來說,足月嬰兒在胎兒期會透過胎盤獲取鋅,寶寶透過母乳、配方奶與副食品即可獲得足夠鋅,但早產兒因胎兒期獲取鋅的時間較短,體內鋅儲存量低,加上生長需求大、腸道吸收功能尚未成熟,易面臨鋅缺乏風險,因此,對於早產兒來說,適當的鋅補充比足月兒更為重要,可能需要透過強化母乳、配方奶或額外補充來確保足夠的鋅攝取。另外,完全母乳餵養且未適當補充副食品的 6 個月以上寶寶、長期腹瀉或消化吸收不良的嬰兒、飲食挑食/未攝取足夠含鋅食物的寶寶也需額外補充。
鋅缺乏可能導致以下問題:
過量攝取鋅可能導致:
確保嬰兒獲得適量的鋅對於其健康成長至關重要。家長應根據專業醫療建議,合理安排嬰兒的飲食,以確保鋅的攝取量在安全範圍內,以維持嬰兒的營養平衡與健康成長。
及早發現鋅缺乏有助於採取適當措施。以下是常見症狀及注意事項:
若寶寶身高或體重增長明顯落後同齡兒童,可能是鋅缺乏的徵兆,需進一步檢查。
反覆感冒、腹瀉或其他感染可能與鋅缺乏有關,特別是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寶寶。
鋅缺乏可能導致濕疹、皮膚乾燥或傷口癒合緩慢,家長應留意寶寶皮膚狀況。
若寶寶對食物失去興趣或挑食,可能因鋅缺乏影響味覺,進而降低食慾。
若懷疑寶寶缺乏鋅,家長應諮詢兒科醫師,通過血液檢查或其他專業評估確認,避免自行補充。
會有一點「打架」的情況,因為鋅、鐵、鈣這三種礦物質會在腸道裡競爭吸收。如果是單方營養補充劑,建議錯開 2 小時服用效果會比較好。但如果是設計良好的複方產品(像是兒童綜合維他命),通常會考量劑量比例與吸收問題,可以一起補沒問題。
缺鋅的初期不容易從血液中準確檢測,因為血鋅濃度變化不大。日常觀察孩子是否有食慾差、長不高、常感冒、嘴破等現象,比驗血更快發現問題。如果真的要確認,也可以與小兒科醫師討論是否進一步評估微量元素。
通常補鋅約 2~4 週內會慢慢出現改善,像是食慾變好、情緒穩定、傷口癒合快、感冒次數變少等。建議每天穩定補充,不要三天打魚、兩天曬網,並依照產品標示或專業建議使用。
如果孩子很挑食、又不愛吃肉,可以選擇專為兒童設計、口味好、劑量標示清楚的產品,像是 寶益兒 的營養補充系列,就有多種形式(粉包、咀嚼錠),適合不同年齡和飲食習慣的孩子。👉 看產品
鋅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關鍵營養素,影響生長、免疫、腸胃健康及認知發展。透過母乳、配方奶、富含鋅的副食品或補充品,家長可確保寶寶獲得足夠鋅。若懷疑寶寶缺乏鋅,應諮詢專業醫師進行評估。寶益兒綜合維生素C+鋅是一款安全、方便的選擇,幫助寶寶補充每日所需營養,為健康成長奠定基礎。
參考資料: